一、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
学校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项重大民心工程,不折不扣、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校长宁晓明、副校长金芙蓉分别主持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出台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工作举措,全力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力以赴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线上线下就业工作有效协同开展,学校就业工作水平和成效再上新台阶。
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2020年毕业生就业季遭遇新冠病毒疫情,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积极研究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云招聘”和“互联网+就业服务“工作模式,保障2020届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出台了《江苏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工作方案》、《2020年度江苏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江苏海洋大学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等文件,进行严格自查自纠,坚决查处违反“四不准”行为,落实责任人,未发现违反“四不准”行为。
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树立典型,加强引导
举办了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 “就业核心能力”提升训练营等精品活动。我校毕业生王海洋同学两度入藏,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并获得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共同营造出全校师生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校地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我校与南通市、镇江市签订了“人才工作站”协议,进一步加深合作。举办了江宁人才推介会、镇江市骨干企业直播送岗位活动。参加了海安、盐城、张家港等地就业活动。
五、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搭建就业智慧平台,强化就业服务质量。实现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信息同步,及时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同步进行,2020年,就业网新入驻单位905个;发布招聘公告785条,提供岗位3437个,职位77967个;发布职位信息6368条,提供7277个岗位,职位101027个。
六、重点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精准指导
针对湖北籍、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生源地、就业困难和未就业毕业生,重点帮扶,实施一生一策,精准指导,毕业离校就业服务不断线。就业特殊困难群体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
七、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全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完成2020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工作,编撰完成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江苏海洋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做好专业设置“加减法”,加快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专业。2020年,新增水质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新申报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同时对土地资源管理等9个专业暂停招生,“海洋主线、理工主体、人文基础,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