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江苏海洋大学信息公开网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统计  学校网站首页 
 
公开目录
党务公开
全局工作
政治建设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
制度建设
校务公开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信息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风建设信息
学位学科信息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其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校务公开>>人事师资信息>>正文
 
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索引号  jg005/2022-00002  主题分类  人事信息  公开日期  2022-05-26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文  号 

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

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600余名。学校设有20个学院,开设70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

学校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江苏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9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江苏省特色专业、9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等4个学科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学校建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军民融合发展智库1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社科基地培育点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江苏海洋大学现面向海内外诚聘高层次优秀人才。

一、引进对象和条件

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应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身心健康,为人正派。

(一)领军人才

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中做出卓越贡献,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者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发展起到某种引领和带动作用,或者在某个学科具有话语权的顶尖人才或者国家级人选。

(二)杰出人才

能负责本学科建设工作,带领和促进本学科或某一学科方向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并产生一定学术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海外人才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国内人才一般应为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系列学术论文;达到江苏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任职条件。

(三)创新人才团队

创新人才团队包括海内外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其学科领域应符合我校学科建设布局规划需要,成员组成一般为3-5人,且分工明确。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一般应达到学科(学术)带头人条件,学术造诣深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创新人才团队成员须具有博士学位并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与团队带头人的学科关系密切,合作良好。

(四)优秀青年博士

优秀青年博士所学专业须符合学校学科专业需求,能够胜任本专业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海外博士一般应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国内博士取得的成果应达到各教学科研单位引进优秀青年博士评价标准的要求。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可适当放宽。

二、引进待遇

202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


待遇

人才类别


安家费及

购房补贴

(万元)

科研启动费(万元)

住房

备注

实验学科

非实验学科

领军人才

面议

优先购买学校人才安置房。

具体待遇可面议

杰出人才

100~200

20~40

10~20

创新人才团队

面议

优秀青年博士

60~100万元,根据成果及水平确定。

15

8

可租住学校过渡房,或申请连云港市人才公寓。

取得博士学位来校工作后,受聘在专业技术岗的,可按校聘副教授(聘期三年)享受绩效工资;同时按规定申请连云港市高层次人才补贴。

说明:

(1)服务期:引进高层次人才须在我校连续工作满6年。

(2)安家费及购房补贴的具体标准根据本人水平及近5年取得的成果确定,包含按连云港市有关规定申请的安家补贴(购房券)。

(3)引进博士可享受学校1000元/月租房补贴,发放三年;入住连云港市人才公寓期间减半发放。

(4)家属工作根据本人水平及配偶条件,在学校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酌情安排。

(5)紧缺专业毕业博士增加安家费5万元。

三、岗位需求信息

见岗位表。

四、其他

2022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最终以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公告为准。

五、联系方法

请通过江苏海洋大学人事招聘管理平台(http://rczp.jou.edu.cn/)投递简历应聘。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22005

联系人:穆老师(或与相关学院负责人联系)

电话:(0518)85895084或15896109501

Email:rsc@jou.edu.cn

学校网址:www.jou.edu.cn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13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89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