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校党委、行政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学校将安全稳定工作与党政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深化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高质量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着力风险防控,扛起保卫政治安全责任。开展全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动态掌握学校安全稳定信息,妥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处置网络舆情。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推进隐患治理,提升安全专项整治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对照“两个根本”,在隐患排查整治上狠下功夫,把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与细化实化措施贯穿专项整治工作全过程。
根据《江苏省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完善实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健康驿站建设,储备充足药品和物资,协同建立专业救治绿色通道。强化日常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加强老年教职工健康保障。强化对新冠病毒等传染病的监测,落实应急处置,降低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坚持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科学高效统筹学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守住不发生大规模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严防电信诈骗,遏制校园多发高发态势。通过讲座报告、实例讲解、组织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显示屏播放、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多渠道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向师生员工介绍电信诈骗分子的惯用作法,作案方式以及电信诈骗的种类、特点和危害等。主动出击,同公安相关职能部门畅通信息,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建立“信息互通、会商研判、防范宣传、应急处突、舆情导控”工作机制。
规范车辆管理,保障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加强对校园机动车的有效管理。对非教职工车辆进行排查清理,及时注销车辆出入登记手续。加大对校园商业网点从业者、校内外来住户、外来务工人员车辆的管控力度。
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成苍梧校区大门人脸识别系统项目,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组织反恐防暴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及灭火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有力。加强对保安公司的日常监督和工作考核,督促其加强对保安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规范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不断提高师生员工满意度。
构建学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组织新生安全培训考核,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管责任落实,提升危化品专业人员能力素质,严格落实“五双”制度,严格把好采购、存储、使用及废弃物处理四个关键环节。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督查,坚持“周检月查”,开展实验室危险源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督促落实。
落实学校有关要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尤其是开学季等关键时间节点,要对库存原材料物资、设备清洗等重要事项逐一排查,全面检查,严格索证索票,规范做好食品留样,抓牢抓实食品安全生产措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与服务,确保师生就餐时安心、舒心、放心。加强对校内商铺监督管理,督促落实经营场所清洁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严禁出售无生产厂家、无保质期、无生产日期、无包装及过期的商品。
紧盯重点人群,划出最鲜明的安全底线。加强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预警防范工作。加强对生活特别困难、与学校或同事、同学有明显矛盾纠纷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心理存在一定疾患、思想偏激、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的师生员工以及校园周边可能引发事端的人员关注和管理。全面摸排并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加强对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心理异常学生关爱和管理。继续推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库和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干预。
学校将继续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务实的举措,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坚持团结协作、以干克难,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安全标准高、稳定基础牢、防控能力强、师生满意度好、家长社会放心的平安校园,以校园安全稳定的良好成效为学校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苍梧校区校园报警电话:85895110
通灌校区校园报警电话:85585110
宋跳校区校园报警电话:85153256